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欢迎观看《文安荆楚》第三十九期:天上七夕 人间郧西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情人节”——七夕节。相传这一天夜晚,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便在天河的鹊桥相会。在人间,也有一条河名叫天河。这就是湖北郧西县的天河。有专家考证,七夕、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源于郧西的天河。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诗经》:“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但当时的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汉代古诗《迢迢牵牛星》中得到展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他们坚贞的爱情故事慢慢被后人传颂,直至今天。
七夕节的起源始于楚国时期的汉水流域。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有“楚怀王始置七夕”的记载。当时的楚国农耕文明已经相当成熟,纺织手工业极为发达。自古楚地就盛产良种黄牛,牛郎织女的故事其背景就是农耕时代楚地的生活,汉水流域保留了大量的与“牛郎织女”神话、“七夕”风俗有关的遗迹。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终和一个地名相连——那就是“天河”。今天的湖北省郧西县有“天河”“天河口”等地名,据传是“汉水连天河”的天河口。汉水沿郧西县境穿行91.8 公里,境内的天河全长65公里,发源于陕西照川,经郧西出天河口入汉江,是汉江的第三大支流。明《湖广郧阳府志》中记载,“天河,在县西一里。水出虎鸣峪山而下以达于汉,望之如天上来,故名”。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日本古书《万叶集》 记载的“天河”均为“天汉”, 认为天汉即天河、汉水相连的地方,一些日本专家据此曾多次来到汉水流域进行实地考察。
《郧西县志》记载“郧西古为梁州东域。西周、春秋为麇国之地,战国属楚,秦为汉中郡的“鍚”(yáng)县。唐宋时期,郧西地域已经开始流传七夕故事,产生了由天河、金钗石、石公公、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故事。
郧西天河是世界上唯一称为“天河”的河,而且是唯一的汉水连天河之地。《水经注》中记载,这里自古就是神话传说之地,有了天河就有了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由此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七夕习俗。郧西较完好地承续着七夕节的传统仪式和活动,包括男人挑水“盛七水”、给黄牛带花环“贺牛生日”,妇女“比巧工、做巧食”,姑娘“染指甲”,老人“观星辰”,少男少女“葡萄树下听夜话”,“放河灯”等祈福乞巧活动。“郧西七夕”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
如今,郧西以百里天河为纽带,打造独具特色、全国知名的5A级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天河水乡·七夕画廊”。近年来,郧西七夕品牌越擦越靓,七夕文化旅游节越办越火。一条悠远浪漫的“爱情之河”,一段缠绵悱恻的神话传说,独具魅力的郧西天河七夕文化走向了世界。
策划:徐维洲、曾智
编导:王淳、周婵
文字:王淳
主播:罗洋敏
摄制:何琛、余佳玉、刘雄、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