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欢迎观看《文安荆楚》第四十八期:中秋特辑一:卯门生紫气 玉兔正欢腾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癸卯兔年中秋节如约而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天,就让我们在湖北省博物馆,寻觅文博里的中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兔子有着丰富的吉祥寓意:长寿、健康、幸福。这对出土于明代梁庄王墓的青白玉镂空东升图环饰,就雕刻着双兔望月图:层层“骨朵云”掩映着一轮圆月,硕果累累的枇杷树下有两只一大一小的玉兔,它们竖着耳朵抬着头,像是在认真地观望天上的明月和云彩,又似在静静祝祷,天下有情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双依双伴,浓情蜜意。
同样出土于梁庄王墓中的“青花瑶台赏月图瓷锺”,属瓷锺官窑出品,胎质细腻,器壁光亮胎薄,叩之其声如磬。其外壁绘有三组人物故事,第一组是一位老妇侧身坐在石墩上,身后站着一个侍女,双手持扇,老妇对面则是一位身形窈窕的年轻女子,其右侧伴有一童子,第二、三组则各有一年轻女子和丫环,天空清高虚远,祥云围绕着月亮,仿佛洒下了一片皎洁,可以看出,明代中秋赏月已然成为一件在民间非常盛行的民俗活动。
文物古籍虽无声,他们留存的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情感流转。从远古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浪漫幻想,到近代赏月拜月、举杯邀月的敬畏与坚守,再到如今梦想早已照进现实的“嫦娥号”“玉兔号”与宇宙对话,中华民族对于月亮的想象从未止步。随着我们不断把祖先的浪漫和今人的探索带向宇宙更深更远处,主动求索传统文化、从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里得到启迪,已然是当代年轻人的风尚。
策划:徐维洲、曾智
编导:王淳、周婵
文字:李奕惠
主播:陈珊琦 罗洋敏
摄制:李峻、高映、张叙雅、姚婧、裴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