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欢迎观看《文安荆楚》第一百三十五期:来天门博物馆里逛“动物园”,这里曾有大象存在过?
吠天的狗、抱桃的猴、软乎乎的羊、憨憨的大象,这些四千多年前的陶塑动物,你被萌到了吗?
在湖北天门市博物馆中,陈列着一批出土于石家河遗址群的陶塑动物,其高度写实、惟妙惟肖的外形,格外引人瞩目。
据专家考证发现,石家河人在距今6000年前就开始烧制陶器,除了生活用具,也开始出现陶塑等艺术作品。目前发现的陶塑数以万计,涵盖陶人和小动物,质地为泥质红陶,多为手工捏制,其数目之大在史前文化中绝无仅有。
这些陶塑动物形体较小,绝大多数全长在10厘米以内,一般多在7厘米左右,最小的动物全长仅为3厘米。它们造型各异,种类繁多,家禽家畜有猪、兔、鸡等,鸟类有猫头鹰、短尾鸟,水族有龟鳖和鱼,有形似企鹅和袋鼠的动物,还有一种热带动物——大象。
你可能会纳闷,4000年前石家河周边会有大象生活吗?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他说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摄氏度左右。古时候这里森林茂盛,人烟稀少,为大象、貘等热带动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石家河出土的大象陶塑共有7个,有一种说法是有大象在这里生活过,但是目前这里没有发掘到或出土象的骨駭或象牙,另外一种说法是,做这个器物的人曾到外地交流时看到过大象,这是文化交融的结果。
我们或许无法肯定大象是否曾在荆楚大地生活过,但是透过这些陶塑艺术品,我们可以窥探石家河史前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感知楚地文化所特有的浪漫瑰丽。
策划:徐维洲、曾智
编导:王淳、童湛、周婵
文案:李云霞
主播:唐子焱
摄制:李峻、程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