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欢迎观看《文安荆楚》第一百三十八期:“简”说湖北 “牍”懂荆楚|秦国律法到底有多完善?
秦国律法到底有多完善?中国最早的家书写了些啥?“中华第一长文觚”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到时下正火爆的云梦县博物馆,一探究竟。
简牍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铭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作为湖北国土面积最小的县,云梦因其出土了一大批以睡虎地秦简为代表的秦汉简牍,而赢得“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
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了大量竹简,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秦简,也是目前为止公布全文字数最多的秦简,被命名为“云梦睡虎地秦简”。这些竹简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秦朝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可谓是水灵灵地“复活”了秦朝。
云梦县睡虎地古墓的主人名叫“喜”,出土的1155枚竹简和80枚残片是他生前工作时抄录的法律笔记,几乎完整记录了从秦国到秦王朝的法律条文,涉及当时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其中的《为吏之道》记载了秦朝基层官员的基本行为规范,从中可以看出秦朝对基层官员的严格要求。而《秦律十八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备的古代法律文献,从农业生产到仓库事务,从货币管理到驿传供给饭食,都有明确规定,如早春二月不许到山林中砍伐树木、商品须明码标价、要见义勇为等。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在战国晚期的秦国,基层管理的法制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简文中的许多法治思想理念,至今仍可镜鉴。
策划:徐维洲、曾智
编导:王淳、童湛、周婵
文案:李云霞
主播:张冰卉
摄制:李峻、吴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