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传递社会正能量,助推湖北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欢迎观看《文安荆楚》第一百四十一期:“简”说湖北 “牍”懂荆楚|“中华第一长文觚”是什么?
你印象中的觚是什么样的呢?觚作为古代的一种酒器、礼器,常见的形状类似“小蛮腰”“高脚杯”。但在咱们云梦,出土了一件重量级的文物——刻有700余字的、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中华“第一长文觚”。
2021年9月23日,在距离睡虎地秦墓以西约3000米的云梦郑家湖墓地,再现惊世简牍类文物——“中华第一长文觚”。因其年代最早,觚文篇幅最长,涉及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古代史等诸多领域,学术价值重大,被誉为“中华第一长文觚”。
这件文觚的形制非常罕见,是用一截圆木竖着剖开而做成的,长34厘米、宽约4厘米。觚四周还有七个削平的棱面,当中六个面都有文字,一共写着约700字的秦代隶书。
内容风格与体例都和我们所熟悉的传世文献《战国策》相似,讲述了纵横家“筡”游说秦王“寝兵立义”的故事,为探究春秋战国之际的重要史事、研究秦隶提供了宝贵的文字材料。
“简”说湖北,“牍”懂荆楚。“中华第一长文觚”向世人展示了秦楚逐渐融合并最终汇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过程的生动缩影。而它所承载的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文化。
回顾历史,溯源文脉,这些弥足珍贵的简牍,传承着荆楚大地海纳百川的魅力,讲述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
策划:徐维洲、曾智
编导:王淳、童湛、周婵
文案:李云霞
主播:张冰卉
摄制:李峻、吴婧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