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潜江分会场启动仪式暨花鼓戏进校园活动。
江悦获第三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一等奖。
曹禺纪念馆开展万际循(曹禺高叔祖万时喆之子)举人朱卷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周婵 通讯员朱京阳、侯艳丽、杨康)在“曹禺故里”潜江,“曹禺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为社科普及工作注入了独特的魅力与活力。近年来,潜江市社会科学界围绕这一特色品牌,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在理论普及、阵地建设和品牌打造上不断发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社科普及 “成绩单”。
理论宣讲“接地气”,声声入耳聚民心
近年来,潜江始终将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作为社科普及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五年来,“潜江大讲堂”44 期高质量讲座接连开讲,近万人次在这里汲取知识养分。“潜进的力量”理论宣讲微视频用 “潜江话”讲透“大道理”,让科技创新、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等话题变得通俗易懂。“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与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每年选派20余名理论专家,深入潜江基层,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以党政干部、专家学者、青年讲师、先进典型等为主体的“1+2+N”宣讲矩阵,采用“点单+配送”模式开展宣讲2000余场,直接服务群众5.8万人次。园林街道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获评省级示范基地,市妇联“巾帼红”宣讲队、红庙社区李焕森等获评基层理论宣讲先进团队、先进个人。
智库服务为潜江发展添足 “智囊” 动力。潜江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机制,推动各级中心组开展学习6500余次;组织开展“社科专家市县行”“理论热点面对面”“水产健康养殖”等重大课题调研,形成218篇调研报告,28项省市课题成果获转化应用,《养大一只小龙虾 闯出一条振兴路》等2项成果入选省委党校高质量发展案例集,《以共建共治共享引领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研究——基于潜江的调查》入选“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优秀调研成果,多篇报告获省级优秀调研成果奖;构建“宣讲—研究—咨政”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围绕潜江高质量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攻关,在中央和省市级刊物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项3项,为推动地方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阵地建设“有灵气”,社科服务零距离
社科普及,关键在打通“最后一公里”。
潜江完善基层服务网络,推动社科与非遗、科普等深度融合,设立非遗工作室、科技专家站、人文课堂等10多类基层站点,建成家风家教展厅、党性主题教室等特色场馆,实现城乡服务网络全覆盖。
曹禺纪念馆、龙虾展览馆、拖船埠红色景区等社科普及基地也纷纷“提质升级”,成为市民学习、体验、感悟的“社科客厅”。
“潜江龙虾 红遍天下”专栏,把小龙虾产业的故事讲得津津有味。“真”系列传播品牌圈粉无数,“真功夫”展现非遗传承,“真好吃”推介地方美食,“真有才”讲述创业故事,“真好玩”带来文旅新体验,以贴近性视角呈现水乡园林的活力。80 期全媒体作品中,《“真好玩”之赏灯鉴遗年味满》登陆CCTV4《中国舆论场》,《“真有才”之胡修伦:轮椅上的追光者》等作品获湖北电视台刊播,“真”系列入选湖北省第一季度“网络宣传好作品”,《“真功夫”之六十余载皮影情》获省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三等奖,形成了“小切口、大传播”的品牌效应,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社科传播矩阵。
品牌打造“显生气”,“潜字号”出圈又出彩
依托“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潜江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标识度的社科普及品牌。
建设曹禺文化系列场馆,举办曹禺文化周、全国剧本交易会等品牌活动,潜江“曹禺文化”名片越擦越亮。打造石油科普、红色教育等特色板块,出版《李汉俊研讨文集》等学术著作,潜江着力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潜字号”社科品牌矩阵。
潜江积极办好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潜江分会场活动,打造“社科飞燕”,培养优秀讲解员,推动社科知识贴近群众、服务基层。潜江推荐的作品《大音希声 漆生万物》获湖北省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二等奖。潜江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蔡静获首届湖北省社科普及“十佳宣讲员”称号。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江悦在第三届各省区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中获一等奖。
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潜江创作推出《河西村的故事》等优秀作品,获世界民族电影节“文化遗产传承”奖。
200多场“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180 余次非遗教学展示,2.3万余人次参与培训……潜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社科普及融入生活日常。
潜江市社会科学界坚持在守正创新中提升社科普及工作质量,在服务大局中展现社科担当,初步形成了具有潜江特色的社科普及工作体系。下一步,潜江将继续推动社科工作更接地气、更聚人心,为全省社科普及贡献更多“潜江经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