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视频频道 > 视频快讯

宜昌市社科联:四项举措激活力 社科普及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18:58 来源:

d7dbc98f15dd4f571c3abc751cae0bd4_650X365_20251110184541

5月20日,宜昌市社科联积极筹办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宜昌主会场活动,打造了一场“可听、可看、可感”的社科知识盛宴。

2ba65c36d92a933dbd8af8235f67ce50_650X434_20251110184654

8月9日,省级社科普及基地长阳非遗保护中心长阳参与组织“醉美土家 非遗华章”文艺演出,以多种形式展现了长阳非遗文化的魅力。

1b9576d6a3e4a2911a428a56de21f48e_650X292_20251110184725

2024年4月21日,由宜昌市社科联主办的“三峡三峡文化讲坛”举办“诗曲成诵三人行——屈原《国殇》”主题讲座,深入探讨屈原诗歌中的英雄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周婵 通讯员朱京阳、陈贞)近年来,宜昌市社科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学术研究引擎、知识传播枢纽、文化传承桥梁、社会服务智囊等四大功能定位,通过建强阵地、打造品牌、丰富活动、汇育人才等四项举措,让党的创新理论与社科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夯实基础,建强社科普及“主阵地”

宜昌市社科联坚持将阵地建在群众身边的理念,深入挖掘和整合社科普及阵地资源,大力扩大社科普及基地覆盖面,构建起覆盖14个县市区的“市县乡”三级体系。目前,全市社科普及基地跃升至65家,其中省级基地达16家,实现阵地全域化布局。

聚焦文化传承、教育科研、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宜昌市社科联大力推进基地建设,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科普基地和创新品牌。基地类型从社科类社团、高校扩展到博物馆、纪念馆、非遗工坊、遗址公园等,形成“百花齐放”格局。其中,宜昌史志馆举办《长江之子》宜昌重大历史文化主题艺术展,屈原、王昭君、嫘祖等重要历史人物,宜昌抗战、三峡工程建设等重要历史事件,巴楚风情、三峡风光、土家风俗等宜昌风物风情都在展览中呈现;长阳非遗保护中心参与组织“醉美土家 非遗华章”文艺演出,“长阳非遗”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众多网友在线观看,有效扩大了长阳非遗影响力;高岚社科基地创新开展“地质+国防”双主题研学模式;市图书馆举办《我们的三峡》三峡影像展、地方文献展、阅读品牌展,承办“赋能支点建设 共绘时代华章——湖北省社科界首届书画作品展宜昌巡展”,持续丰富社科普及内容供给。

此外,宜昌市社科联依托高校壮大社科联队伍,支持三峡大学成立社科联,推动湖北三峡旅游职院筹建社科联,为全市社科普及工作注入新的智力支持。

创新品牌,擦亮社科普及“金名片”

为提升社科普及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宜昌市社科联精心打造多个宣讲品牌。其中,“宜昌社科名家公开课”,围绕社会热点、前沿理论、人文素养等设置课程模块,首课聚焦青年婚恋观引导引发广泛关注;“三峡文化讲坛”系统普及宜昌名人、非遗、历史文化,激活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在宣讲队伍建设方面,宜昌市社科联积极组建青年社科宣讲志愿服务队,打造“峡江飞燕”宣讲品牌,遴选党校和高校骨干教师、优秀青年干部、百姓名嘴等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展理论宣讲和社科普及活动,形成“领导带头讲、专家专题讲、典型示范讲、云端互动讲”的立体宣讲矩阵。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走进中宣部《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案例选编》,上榜全省“机关党建创新榜”优秀案例。

同时,宜昌市社科联还积极拓展线上传播渠道,依托“宜昌社科”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平台,开设“飞燕微讲堂”“好书推荐”等栏目,推出“阿姝会说”“小亚说理”“巾帼红·她宣讲”等系列短视频,实现理论传播“24小时在线”,有效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活动赋能,激发社科普及“新活力”

宜昌市社科联积极筹办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宜昌主会场活动,并创新打造“社科市集”,融合理论宣讲、文化展示、健康咨询、非遗体验等内容,构建“理论传播+文化浸润+便民服务”三位一体的社科普及生态圈,推动社科知识传播与本土文化、文旅消费深度融合。

在文艺宣讲方面,宜昌市社科联牵头创作理论宣讲情景剧《天人长江》,围绕雷雨护树、寒冬清漂、江畔创业等真实故事,融入屈原文化、三峡工程等地域符号,以艺术形式阐释“共抓大保护”的宜昌实践,让理论传播可感可触。

此外,宜昌市社科联还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和全省社科讲解员大赛、“人文社科之光”短视频大赛等活动,累计获得22项名次奖与26项优秀奖,7个项目入选“湖北十佳社科普及创新案例”,以赛促建提升了队伍活力与专业水平。 

汇育人才,壮大社科普及“智囊团”

人才是社科普及工作的重要支撑。宜昌市通过建强专家智库、培育基层骨干、推动成果转化,系统构建起社科普及人才体系。

一方面,宜昌市社科联聘请一批权威专家、知名学者组建“宜昌社科专家库”,联合市委人才办评定30名首批优秀青年社科人才,充分发挥专家在社科普及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制定出台《宜昌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优青·骨干·团队”三年培养计划方案》,培育“社科优青”“社科骨干”“社科创新团队”,建设富有创新活力的研究群体,系统孵化社科普及后备力量。

在成果转化方面,宜昌市社科联持续在《宜昌社会科学》《三峡日报》理论专刊刊发前沿研究与理论文章,编印《宜昌智库》《宜昌社科课题研究成果选编》等书籍,重启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定工作,其中有74项高水平成果受到市政府表彰,推动学术成果更好服务地方发展。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宜昌市社科联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部署上来,深化落实省社科联“3355”工作思路,推进社科普及扩面工程,进一步建强阵地、做优品牌、丰富内容、育好人才,为全会精神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贡献社科力量。

【责任编辑: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