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天门市社科联参与承办2025湖北陆羽茶文化旅游节,向世界展示中国茶文化。

6月,天门市陆羽研究会会员单位陆子茶道院在武汉开展“同沐茶风·共享非遗”公益展演活动,为江城市民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唐代茶文化盛宴。

10月,天门市陆羽研究会江汉学校分会暨天门市江汉学校茶文化驿站成立授牌仪式上,天门市陆羽研究会为江汉学校送上《茶圣的绝学》《茶经通俗读本》等经典茶文化书籍。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周婵 通讯员朱京阳、田启红)近年来,天门市社科联紧紧围绕湖北省社科联“3355”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术社团在传承地方文脉、服务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精准指导天门市陆羽研究会(以下简称“陆羽研究会”),以擦亮“陆羽文化”IP为核心,系统构建“研究、保护、传承、转化、普及”一体化社科普及工作格局,为天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文化动能。
坚持高点站位,强化统筹引领,把牢社科工作“方向盘”
天门市社科联切实履行主管职责,为陆羽研究会的发展指明方向、搭建平台、注入动能。
在顶层设计上,天门市社科联引导陆羽研究会紧紧围绕打造“茶文化之乡”战略部署,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决策参考和发展智慧。多项关于茶旅融合、陆羽遗迹修复的建议获天门市领导批示采纳,陆羽研究会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在茶文化领域的重要“思想库”与“智囊团”。
在推动成果转化方面,天门市社科联指导陆羽研究会联合社会力量,在国内率先完成陆羽《茶经》全套器具复制与唐代饼茶工艺复原,并专门举办全省首次社会科学成果鉴定会,奠定了天门在陆羽文化实证研究中的权威地位。此后,进一步推动技艺表演程式化与非遗申报,使学术成果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文化实践。2023年底,唐代蒸青饼茶技艺荣获人社部与中央电视台全国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显著提升天门在全国茶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坚持研究立基,拓展普及载体,夯实文化传承“奠基石”
天门市社科联依托陆羽研究会,系统推进陆羽文化的挖掘、研究与普及工作,持续巩固天门作为陆羽文化传承高地的地位。通过成功主办“茶圣陆羽诞辰1290周年学术研讨会”,汇聚全国茶文化学者,不仅深化了学术交流,也为社科普及提供了前沿内容和权威支撑。
在普及载体建设方面,天门市社科联组织力量辑录600多种古籍文献,编撰出版《陆羽年谱》,该书获2024年湖北省社科普及读物支持,为公众了解陆羽生平与思想提供了权威读本。同时,编印《陆子茶经通俗读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经典,满足广大市民学习茶文化的需求,推动学术成果走向大众。
此外,天门市社科联连续多年指导举办“陆子煎茶法”传承推广交流会,2025年活动邀请王岳飞、沈冬梅等国内顶尖专家参与,并与4家省内外茶文化组织签署战略协议,有效扩大了茶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同年9月,推动成立“湖北省陆羽茶经研究中心”和“陆子煎茶法研究中心”,为系统性普及陆羽茶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坚持创新传播,打造活动品牌,扩大社科普及“影响力”
天门市社科联指导陆羽研究会推动陆羽文化从“纸面”走向“生活”,从“学术圈”走向“大众圈”。
创新节会融合普及模式。天门市社科联将湖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与2025湖北陆羽茶文化旅游节有机结合,以“建成支点,智启未来”为主题,实现了茶文化宣传与社科普及的同频共振。此外,万里茶道馆首馆开馆仪式,吸引万里茶道沿线数百名茶文化学者、爱好者共聚茶圣故里、共话茶文化;“陆子煎茶法”展示体验会,用复原的二十四器演绎“陆子煎茶在西江”,让千年非遗“活”起来,成为该市创新普及的典范案例。
跨区域交流拓展视野。天门市社科联鼓励并支持研究会积极参与国内外茶文化学术交流,如选派代表参加浙江湖州“纪念皎然诞辰学术研讨会”并作主旨发言;与武汉、河南等地学术机构及企业联合举办“全省网络茶席设计大赛”、“陆羽煎茶道学术交流会”、“中秋茶会”等活动,既展示了天门茶文化的研究实力,也学习了先进经验,开阔了研究视野。
推动成果系统化呈现。天门市社科联支持陆羽研究会将多年研究成果集结出版,其中,《茶圣的绝学(陆子煎茶法)》的出版,标志着“陆子煎茶法”这一文化标识实现了从技艺复原到理论体系构建的飞跃。
坚持服务基层,推动普及惠民,激发社科赋能“新动能”
天门市社科联将社科普及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指导陆羽研究会开展“茶科技下乡”“茶文化入户”等系列活动,组织专家深入佛子山、长寿林场等茶叶基地,为茶农提供种植管理、茶叶加工等技术培训,同步开展茶艺、茶器、茶礼等文化普及,提升从业者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
此外,天门市社科联指导研究会助力本地茶企注册“季儿茶”商标,在品牌推广中融入文化传播,并通过组织参加国家级、省级茶叶博览会,面向广大消费者讲述天门茶故事、普及茶知识。同时,协助“陆子茶道院”在省级展会精彩亮相,通过复原唐代茶器、展演“陆子煎茶法”,生动呈现茶道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使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增进对茶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有效提升了天门茶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天门市社科联的实践表明,以特色地方文化研究为纽带,赋能学术社团发展,是激活社科工作生命力、有效服务地方发展的成功路径。未来,天门市社科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进一步做强陆羽文化品牌、做优社科普及体系、做实成果转化机制,努力为天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社科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