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昌的司门口有一条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zhuan keng wai di ren)的户部巷,相信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里面其实还是有几家老店很值得推荐的,比如1979年就开始做的陈记牛肉面。
1979年的户部巷是什么样?
陈记的伍金莲婆婆说,那时户部巷还只是一条泥巴路。为了糊口,伍婆婆在户部巷的家门口自己推了一辆小车,一个炉子烫粉,一个炉子下面,开张第一天,五毛钱一碗,卖了几十块钱。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华路临江一带是武汉多条公交车辆的起点站、终点站,也是客运轮渡码头集中地。汉口到武昌坐轮渡的人、汉阳到青山上班的人都在这里交汇,人流量非常大。
由于味道好,过来搭车中转的人,一进巷子口就昂(喊):婆婆,跟我下碗面啊!随着隔壁卖热干面的、糊汤粉、面窝的店家一起兴起,户部巷也逐渐成为这些上班族“过早”的聚集地了。
这是户部巷兴盛的起点,从此,全市乃至散居在外的老武汉,一有机会,隔江隔水也要来此“过早”,一条长不过150米、宽不过3米的小巷,每天有千把人光顾,终年生意兴隆。
这些户部巷最早的创业者,让户部巷成为了汉味早点的代名词,甚至出现了“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
而陈记牛肉面,更是人气旺的不行,天天有人排队不说,还有人专门从光谷端着大锅来打牛肉,一锅端回去冰起来慢慢吃。
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上桌,我就被笼罩在绕萦的热气中。热气里透着牛肉的鲜卤味和红油的香辣味。
由于是自己的门店,没有租金,所以陈记每一碗面都给足了筋道有嚼劲的大块牛肉,再配上浸满浓郁汤汁的爽滑面条,一碗下来有大大的满足感。
每天上午十点,他们都会购买新鲜的牛肉,接着开始熬、切、卤、炒、煮等一系列的工序。出锅的牛肉,都带有浓郁的麻、辣、香,凑近就能闻到一股肉味儿,使我食欲大增。
不仅是牛肉好,他们连配汤都是用的熬上一晚上的骨头汤,再加牛肉汤混合,哧溜哧溜,全能喝完。
2015年,由于伍婆婆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一家人决定闭店休息一下,这一闭就是两年。
巧的是,玩味君今年3月突然发现,陈记牛肉面又回来了!我们特意去店里找婆婆聊了一下,对于重新开张,她也很“无奈”。
因为许多街坊邻居老顾客“骂”,说我们戚鸟(吃了)几十年的克(去)哪里过早咧?
所以今年过年后,陈记牛肉面传人重操旧业,恢复传统的制作方法和经营方式,重新在户部巷老门面开了张。
近四十年的手艺,当然不能失传。据说伍婆婆已经把方子手写传给了儿子儿媳。
她总说,吃的东西就是要亲手做,不懂的话就自己尝,这个味道,你觉得可以,群众就觉得可以。
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户部巷25号
(作者: 编辑:张竞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