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道菜,时间久了不吃就会惦记它;每个人心中都会藏着某种情结,置身特定场景就会点燃它。
我从小生活在大别山区,在漫长的秋冬时节,每家都会在火房(厨房)内挖出二尺见方的火塘,在火塘中央的房梁上悬挂一个可以上下升降自如的、下端有回钩的滑杆,我们习惯叫它光钩。光钩挂上锅(吊锅)、罐、壶等器具,每天的吃喝就全在火塘边。
每到烧火做饭的时候,劈柴声、拨火声、炒菜声此起彼伏。
那时放学回家最温馨的事,就是坐在火塘边帮做饭的祖母添柴烧火。当然,之所以这么“热心”是别有所图。
火塘烧的柴,是堆放在火房梁上晾干的陈年劈柴。松树是最好的柴火,烟少火旺,燃烧出阵阵松香。我们总是在松柴烧成的白灰里烤红苕、糍粑、栗子,还没等烤熟就已经抵挡不住诱人的香味,红苕上满满一层灰也顾不了那么多,直接掰开就吃,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然而,火塘边最让人怀念的是过了腊八,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一大家子围聚在一起,烧起蔸子火,吊锅里炖着腊鱼、熏肉、黄花、竹笋、苕丸、肉糕、腌萝卜、干辣椒等等,菜香四溢。
每当有乡亲来家,火塘里边长辈们会放一个陶罐,壶里烫上米酒。米酒香甜绵口,老少咸宜,有火有肉,酒性来得快,一壶喝完,再烧一壶。叔伯们喜欢浓烈的,就在米酒制作时加大酒曲的用量,酝成老米酒。家长里短,趣闻往事,老老少少推杯换盏。家乡有民谚,“老米酒、兜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
随着社会发展,90年代末,电磁炉、煤气渐渐取代了火塘,乡亲也纷纷外出务工,吊锅也就变成了记忆。
今天,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决胜全面小康的时代背景下。罗田干部群众审时度势,把流传千年的传统吊锅引入旅游开发,大别山吊锅以一种穿越历史的洪荒之力,点燃了八方来客藏在心底的那份乡愁,也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添了一把火。
湖北日报 全媒体记者 刘申、张竞恒、黄洁如 实习生林孟雷